欢迎访问南京大学哲学学院   

课程预告:“刘伯明讲座教授”黄勇教授《王阳明与当代道德哲学》开课预告

发布者:辛香英发布时间:2025-02-26浏览次数:244



主讲人简介:黄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等。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AHCI)和英文学术丛书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Fudan Studies in Encountering Chinese Philosophy。黄勇教授对哲学与宗教学均抱有浓厚兴趣,且精通中西传统,其研究重点是从跨学科与比较的视角探讨道德问题(包括伦理与政治),并在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以及宗教哲学领域发表了大量著作,包括6本英文编著或合著、5本中文书籍、3本英文专著,在中文与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有《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等。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探讨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哲学的潜在贡献,并同时采用独特的比较研究法、哲学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

首先,与通常比较哲学中对两个不同哲学传统中的哲学家、文本或概念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本课程专注于中国哲学家王阳明,不将其与任何单一的西方哲学家进行比较,而是让他与多位当代西方分析传统中的道德哲学家进行对话。此外,与大多数旨在找出比较对象之间异同的比较研究不同,本课程旨在探索王阳明在这些话题上提出了哪些有趣的见解。因此,第二,本课程具有哲学导向性,其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解释王阳明或一些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家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相反,在每堂课中,课程负责人都会在不预设前者优于后者的情况下,确定一个中心议题,并指出当代西方道德哲学中的代表性观点在某一方面存在问题,而王阳明的观点则能提供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案。第三,本课程还具有文本导向性,这主要体现在阐述王阳明哲学的过程中。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采用哲学进路和文本进路两种,但这两者通常被认为是不兼容的:文本进路不关注思想是否具有哲学吸引力,而哲学进路也不太关注对历史文本的准确理解。然而,本课程试图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由于本课程采用的哲学分析方法旨在展示王阳明如何能为当代道德哲学做出贡献,因此,基于对王阳明著作的深入而扎实的文本研究来开展这项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安排:

第一讲

2025.3.3(周一)1830-21: 20

第二讲

2025.3.4(周二)1830-21: 20

第三讲

2025.3.5(周三)1830-21: 20

第四讲

2025.3.6(周四)1830-21: 20

第五讲

2025.3.7(周五)1830-21: 20

第六讲

2025.3.8(周六)1830-21: 20


课程教室:哲学学院院楼(薛光林楼)314


课程大纲:详见附件


课程助教及联系方式: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 赵昱昊

邮箱:221810152@smail.nju.edu.cn

微信:z15293149006

QQ2580641494


本课程为中英文双语授课,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进行,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选课。本科生可于2月28日13:30登录自己的选课平台进行选课操作,选课同学可扫码加入课程群,或添加助教微信进群。



附件:课程大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