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中医科学院
一、简历
李曙华,女,1949年4月生于杭州。1980年1月毕业于厦门水产学院(现集美大学)造船系,船体设计专业。1980至1986年,任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技校教员,其间:1981至198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进修1年,主修数学、物理。1986至1997年,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任教,其间:1989年至1991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1992年7月获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专业:科学技术哲学。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调往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政法学院)2000年晋升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调往南京大学,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退休,延聘1年。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应南方科技大学邀请任教一学期。
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思想史,系统科学与系统科学哲学,中西科学文化比较研究
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代表作:《从系统论到混沌学——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2001年)
二、学术成果
一、论文 (已发表)
1、《老子的自然哲学与科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2、《“微观哲学初探”笔谈》( 四人 ),《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演化的时间与时空结构—内部时间初探》(李继宗,李曙华)《中国社会科学》1989第2期
4、《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5、《生成的逻辑与内涵价值的科学》,《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6、《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与体系》,《哲学研究》2002年第3期
7、《潜在存在与演化的新视野—曼德勃罗空集之科学价值与哲学启示》《哲学研究》1999,10期
8、《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
9、《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1年第1期
10、《周易自然哲学与生命实践》,《周易研究》2012年第2期
11、《Natural Philosophy of I Ching and Life Practic》 匡钊译
《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 2012.7(2)《中国哲学前沿》2012年第2期
12、《周易:中国文化传统价值之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年8月20日
2006年,普林斯顿高等网络研究所
13、《奇怪吸引子及其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7期
14、《信息——有序之源》,《系统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5、《信息的选择原理与阈值关系》,《系统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6、《系统生成论体系与方法论初探 》,《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 第3期
17、《系统生成论与生成进化论》,《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8、《系统科学与中医理论的现代重建》,《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9、《系统科学——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非线性科学视野中的易经》,《系统辩辩证学学报》2002第4期
21、《非线性科学与教育》,《中外教育》(中国新闻出版社,香港)2000第8期
22、《概率与时间之矢——自然法则的新表述》,《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第4期,
23、《三生万物——“3”是宇宙常数吗?》,《系统辩证学学报》1997第4期
24、《多元的统一性——混沌学的启示》,《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7第1期
25、《系统与内部时间》,《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 第4期
26、《演化与创造——普里戈金的科学自然观与历史观》,《复旦学报》1990第4期
27、《普里戈金的演化自然观与生命时间观》,《哲学动态》1990第11期
28、《二十世纪的科学精神及其哲学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0第3期
29、《系统科学的生成论研究进路》《新思维新世纪》乌杰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0、《通向圆融的互补》,《杭州师院学报》1995第1期
31、《从“以有观有”到“以无观有”》,《论衡》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3月
32、《熵与经济发展新意识》,《社会科学》(上海)1988 第3期
33、《熵的奉献》,《现代世界的哲学沉思》,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
34、《生成论与还元论》,《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
~~~~~~~~~~~~~~~~~~~~~~~~~~~~~~~~~~~~~~~~~~~~~~~~~~~~~~~~~~~~~~~~~~~~~~~~~~~~
2003年,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
35、《中国自然哲学及其现代意义》,《问道》第四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36、《两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杭州师大学报》2008年第3期
37、《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杭州师大学报》2009年第2 期
38、《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文化科学观照下的易经》,《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9、《洛书数字生成术与中国传统数学之源——兼评王介南先生《洛书_……》,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0、《中国传统科学范式初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2003年第1期
41.《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科技史》,《现代与传统》 1995 第1辑,总第6辑
42、《关于中西科学会通的几点思考》,《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 第5期
43、《中西科学文化源流大略——兼论中西语言互释中的格义与反格义》,
《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44、《书院的兴衰与现代复兴》,《河池学院学报》2013年 第6期
45、《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华科学传统的基本特质》,
《自然国学—21世纪将发扬光大的国学》孙关龙、宋正海主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1月
46、《象思维、庄子与道》(学术通信一则)李曙华、王树人,《文景》,上海,2006年第9期
47、《马家窑文化研究的哲学思考——象思维与生命化研究方法》,甘肃定西日报,2011-1127
王志安:《马家窑彩陶文化探源》附录 文物出版社,2016年
48、《系统生成论视野中的马家窑彩陶》,《系统科学学报》2017年第4期
49、《从洪荒起步》,《世纪中国》(网刊)2000年10月30日
~~~~~~~~~~~~~~~~~~~~~~~~~~~~~~~~~~~~~~~~~~~~~~~~~~~~~~~~~~~~~~~~~~~~~~~~~~~~
50、《科学原创性如何可能?—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与宗教情怀》,《文史哲》2006第2期
51、《回到物理学史—追寻科学原创之思》,《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52、《相对论如何可能?—爱因斯坦的永恒昭示》,《河海大学学报》2005第 3期
53、《量子力学中主客观关系的海森伯解释述评》,《马列主义教学研究》1985第 3期
2015年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
54、《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
桑新民、李曙华,《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11期
55、《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下)
桑新民、李曙华,《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12期
56、《探索MOOCs与现实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系统科学与圣塔菲网络课程的个案研究》
李曙华、李洋、桑新民,《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5期
57、《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2万余字)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58、《信息时代科学教育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月
59、《ISC理论基础与实践》(访谈),《教育信息技术》2006年第6期
60、《关于人的现代化》,《杭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61.《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一点思考》《杭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
62、《Introduction:Co-Creating Education Wisdom For the Global Age of Living》,
《Living on the Edge of Chaos》一书介绍(英文,5页)Sang xm, Lishh(桑新民、李曙华)
ASQ Quality Press,US,2008年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0余篇 (略)
二、著作
一)论著
《从系统论到混沌学》(37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参加08年10月德国法兰克福书展
二)参与的著作
1、李继宗:《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
第二十七章 自组织理论,第二十八章 非线性科学
2、《新兴科学百万个为什么》(哲学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11、如何把握二十世纪的科学精神,12、什么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理性的新曙光
3、王树人主编:《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年3月
两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
4、何华灿主编:《信息、智能与逻辑—智能科学的逻辑基础研究》(第二卷上)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生成的逻辑与内涵价值的科学
三)译著
参译 [美]卡罗琳等:《生活在混沌边缘:引领学校步入全球化时代》第2、3、4章。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四)奖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桑新民、李曙华:《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1,12期连载:《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下)(3万余字)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论创新研究》2004——2007年。
2、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之子课题《系统科学与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2002-2004年。
3、华南师大211课题立项《从系统论到混沌学》2002年,独立完成。
4、参加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复杂系统演化理论对社科研究方法的贡献》1992—1995年(与复旦大学哲学系合作)。
5、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史教育对于科教兴国的作用和意义》1995-1996年。
6、校科研基金项目《现代科学的自然观》1996—1997年。
四、教学
2005-2014年在南大哲学系主要开设以下课程:
1、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博士生课程,向硕士生开放)。
2、系统科学与系统科学哲学(博士生课程,向硕士生开放)。
(系统科学包括“老三论“,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分形,混沌,复杂网络等)。
3、科学思想史研究(硕士生课程)。
4、中国科学史研究(硕士生课程)。
5、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全校理科博士生公共课)。 [1]
指导博士研究生9人,其中留学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博士后2人。
获华藏奖教金2次,金箔奖教金1次。
五、学术活动
1、2002年9月,应邀参加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举办的国际教育研讨会顺访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及东亚科学史图书馆,为期20天。
2、2006年10月-12月,应邀参加在美国南佛罗里达Tampl 召开的“ISC”全球峰会,并作大会发言,题目为:“现代科学与中国文化”。期间曾在5次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顺访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等。为期2个月。
3、2015年5月,参加维也纳“信息科学与哲学”研讨会。访问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等。
4、应邀就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生成论,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科学的精神来源,创造之源与教育之本等问题,在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大、山东师大,山东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学院等全国各地大学、研究所作过几十次讲学与学术报告。
5、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系统科学学报》副主编。